时间: 2025-04-26 02:4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34
残臈辞人逐漏频,寒毡堪笑独吟身。
仅支鹤俸能供岁,轻掷鱼竿自取贫。
柏酒竟疏婪尾宴,梅花虚拟故园春。
遥思伯氏京华久,一样灯前忆老亲。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钟声频频敲响,令人感到孤独与惆怅。穿着寒冷的毡子,我忍不住发出一声苦笑,独自吟唱。仅靠那微薄的鹤俸(指微薄的收入)勉强度过这一年,而我却又轻易地抛弃了鱼竿,选择了贫困的生活。柏酒在丰盛的宴席上显得稀疏,梅花的香气只是虚幻的故乡春景。我遥想在京城的伯父家,灯前的景象让我无比怀念老亲人。
汤懋统,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此诗创作于除夕之际,正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夕》是汤懋统在清代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除夕”这一节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残臈辞人逐漏频”展现了诗人身处的孤独与寒冷,仿佛在提醒人们在欢庆的时刻,仍有无数人陷入困境。通过“寒毡堪笑独吟身”,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冷冷的毡子与独自吟唱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接着,诗人以“仅支鹤俸能供岁”自嘲收入微薄,表现出身处困境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调侃。“轻掷鱼竿自取贫”,则暗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漠视,选择了精神上的追求而非世俗的富贵。接下来的“柏酒竟疏婪尾宴”,在宴席上柏酒的稀疏,映射出生活的清贫和对丰盛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人回忆故乡的梅花,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尤其是“遥思伯氏京华久”,更是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愁别绪与人间亲情的交织,是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望。
全诗主题围绕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对除夕的描写,表达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残臈”指的是什么?
A. 破旧的衣物
B. 美好的回忆
C. 酒席上的美酒
D. 春天的花朵
“轻掷鱼竿自取贫”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富裕
B. 漠视物质追求
C. 热爱钓鱼
D. 喜欢宴席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
A. 春天的到来
B. 对故乡的思念
C. 生活的富裕
D. 亲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