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16:44
作者: 储贞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
两点金焦环铁瓮,瓜步临流插壁。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
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
一上燕子矶头,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
六代繁华成往事,自古谁无兴灭。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
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
投掷鞭子都能断开,问江东地区,谁才是千古流传的人物。
那两点金色的焦环如同铁瓮,瓜步岸边直插入水中。
乘风而行千里,一湾水流如带,浪花飞卷如雪。
滔滔不绝的水流,消磨了多少英豪人物。
一到燕子矶头,旌旗在风中摇曳,号角声在高城响起。
六代的繁华已化为往事,自古以来谁能不经历兴亡。
逝去的水向东流去,孤帆北上,已是老我满头霜华。
长江如同天堑,渔舟习惯在明月下渡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储贞庆,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精炼的词句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历史和自然,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念奴娇 和赤壁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长江及其历史人物,表达对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的追忆。
本诗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悠久与人事的无常。开头两句“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以询问的方式引入,营造出一种豪情壮志。接着,诗人通过“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描绘了江水的奔流与波澜,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壮阔的历史感。诗中“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则通过个人的感悟,勾勒出人生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与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整首诗在节奏上非常流畅,意境上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示了清代诗人在古典诗词中对历史、自然及个人命运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揭示了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东”是指哪个地区?
“逝水东归”中的“逝水”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燕子矶”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