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途马上二首》

时间: 2025-05-02 00:37:12

诗句

赤时江南少,黄花秋后开。

禾场皆槀秸,茅屋半蒿莱。

负日儿童乐,背人鸥鸟猜。

归心已飘忽,鞭影顾裴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7:12

原文展示:

归途马上二首 赵蕃 〔宋代〕

赤时江南少,黄花秋后开。 禾场皆槀秸,茅屋半蒿莱。 负日儿童乐,背人鸥鸟猜。 归心已飘忽,鞭影顾裴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炎热的时节,江南地区很少有赤日,黄色的花朵在秋天之后绽放。稻谷收割后的禾场上堆满了干枯的秸秆,茅屋周围长满了杂草。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而鸥鸟却因为人们的接近而猜疑。归家的心情已经急切,但马鞭的影子仍然徘徊不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赤时:指炎热的时节。
  • 黄花:指秋天开放的黄色花朵。
  • 槀秸:干枯的秸秆。
  • 蒿莱:杂草。
  • 负日:在阳光下。
  • 背人:避开人。
  • 飘忽:急切。
  • 裴徊:徘徊。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这首诗描绘了归途中的田园风光和归家的急切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归家的途中所作,通过描绘江南秋后的田园景象,表达了归家的急切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秋后的田园风光和归家的急切心情。首联通过对“赤时”和“黄花”的对比,突出了江南秋后的特色。颔联和颈联通过“禾场”、“茅屋”、“儿童”和“鸥鸟”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界的和谐。尾联则通过“归心”和“鞭影”的对比,表达了归家的急切和旅途的犹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赤时江南少,黄花秋后开。——炎热的时节江南很少有赤日,黄色的花朵在秋天之后绽放。
  2. 禾场皆槀秸,茅屋半蒿莱。——稻谷收割后的禾场上堆满了干枯的秸秆,茅屋周围长满了杂草。
  3. 负日儿童乐,背人鸥鸟猜。——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而鸥鸟却因为人们的接近而猜疑。
  4. 归心已飘忽,鞭影顾裴徊。——归家的心情已经急切,但马鞭的影子仍然徘徊不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赤时”和“黄花”、“归心”和“鞭影”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将鸥鸟赋予“猜”的行为,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秋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归家的急切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时:炎热的时节。
  • 黄花:秋天开放的黄色花朵。
  • 禾场:稻谷收割后的场地。
  • 茅屋:简陋的房屋。
  • 儿童:田园生活中的孩子。
  • 鸥鸟:自然界的鸟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的花朵 B. 黄色的果实 C. 黄色的叶子 答案:A

  2. 诗中的“归心已飘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悠闲 B. 急切 C. 犹豫 答案:B

  3. 诗中的“背人鸥鸟猜”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归途马上二首》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田园生活和对归家的渴望,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 次韵吴竹溪名俊民谢单景山名枢载酒 剡中明心寺 次韵戴帅初架阁剡居四首 次韵剡僧孜书记 次韵内侄竺稷留别 谢居简送茶面 次韵樊伯撝见贶 黄虚谷以唐体五言一首别次韵饯其归 送曾孙灼出赘卢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研京练都 齿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十冬腊月 羽字旁的字 包含提的成语 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釜底游鱼 火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心慈面善 文艺 玮器 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花八门 楚尾 生辟 硬环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