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4:47
地分连寺树,迳掩隔墙苔。
破屋无僧住,深秋有客来。
号猿归秃树,饥鸟立香台。
恝永当年塔,阴云拨不开。
这片土地上,寺庙的树木相连,
小路被隔墙上的苔藓遮掩。
破旧的房子里没有僧人居住,
在深秋时节却有客人来访。
猿声哀号归到光秃的树上,
饥饿的鸟儿停在香炉台上。
恍惚间,往年耸立的塔,
在阴云的笼罩下无法拨开。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思考,风格上兼具清新与沉郁。
该诗作于深秋时节,借助寺庙的宁静与荒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西林寺》通过描绘一个荒凉的寺庙场景,展现了深秋的孤寂与凄凉。全诗共四联,分别描绘了环境、人物和情感。开篇以“地分连寺树,迳掩隔墙苔”引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树木和苔藓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侵蚀。接着“破屋无僧住,深秋有客来”,对比了荒凉的寺庙与偶尔来访的客人,暗示人们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号猿归秃树,饥鸟立香台”,通过猿鸣与鸟栖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最后以“恝永当年塔,阴云拨不开”结束,恍惚的回忆与现实的阴霾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哲思。整首诗作在意象的构建上极为精妙,情感的表达也相当细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一个荒凉的西林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宁静、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破屋无僧住”意味着什么?
“深秋有客来”中的“客”指的是什么?
诗中“号猿归秃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