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49
双六头赋送李参军
高适
有物兮四方故城,
六面砥平,白质黑文,
花攒星明。
主张尔手谈,
决断尔心争,
推得失似关乎天命,
而消息乃用乎人情。
若行之尤,思之精,
虽邂逅而小比,
必指掌而大亨。
李侯李侯保令名,
无怨败于垂成。
明年傥有一掷分,
君不先鸣谁先鸣?
此诗描绘了一个圆形的物体,象征着古老的城池,面平如砥,外表光洁,黑白相间,像是繁星点缀于夜空。诗中提到,掌握这物体的人在谈判中应运用智慧,做出果断的决策,得失似乎与命运息息相关,而最终的结果却依赖于人情的变化。即便在偶然的相遇中,通过深思熟虑,仍能掌控大局。李侯虽然名声显赫,但也有失败的时候,明年如果有机会再次出战,谁能在前面一鸣,谁又能在后面鸣响呢?
作者介绍:高适,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战争、边塞风光及士人的豪情,作品风格雄浑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适与李参军分别之时,表达了对李参军的祝福与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名声及命运的关注。
《双六头赋送李参军》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高适对人生、命运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物”作为象征,代表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也隐喻着人们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希望。高适通过对“六面砥平”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平坦与坎坷,正如城池虽坚固,但终究会有风雨侵袭。
诗人也强调了“得失”与“天命”的关系,认为人情的变化往往比命运更为重要,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命运的思考,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最后,诗中对李侯的赞美,既是对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命运与人情的关系,强调了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决策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物”最能代表什么?
“得失似关乎天命”说明了什么?
李侯在诗中被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与王昌龄的边塞诗,虽然都描绘了战争与士人的豪情,但高适更关注人情与命运,而王昌龄则更侧重于对战争的直接描绘与抒发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