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6:35
君不见黄花曲里黄,戍日萧萧带寒树。
楼上偏临北斗星,门前直至西州路。
每到瓜时更卒来,祇对黄花。
楼中几度哭明月,笛里何人吹落梅?
多君莫不推才杰,欲奏平戎赴天阙。
辕门杯酒别交亲,去去云霄羽翼新。
知君马上貂裘暖,须念黄花久戍人。
你看那黄花盛开的地方,戍楼的日子在寒冷的树影中显得萧条。
楼上正好朝向北斗星,门前的路直通往西州。
每当瓜果成熟的季节,你又怎能不来探望我呢?
我在楼中几度为明月而哭泣,笛声中又是谁在吹奏落梅的曲子呢?
大家都推崇你的才华,想要你去奏平戎,直上天阙。
在辕门喝酒告别亲友,飞向天际如同新生的羽翼。
我知道你骑马上披着貂裘温暖,应该念念那些在黄花戍守的人。
作者介绍:高适(704年-765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边疆生活及将士情怀。他的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高适送别好友萧判官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戍边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通过黄花的意象,表现了离别时的惆怅和思念,以及对守边人艰苦生活的同情。
高适的《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以黄花为引子,巧妙地将离别与思念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引入,既是对朋友的呼唤,也是一种感叹,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切观察。戍楼的孤寂和黄花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在描绘环境时,诗人运用“萧萧带寒树”描写了戍楼的寒冷与萧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提到北斗星和西州路,既有地理上的指引,也暗示着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反复提到黄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对边境战士的关怀。诗人在楼中为明月哭泣,笛声中的“落梅”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离别的伤感。最后,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戍守者的牵挂,展示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国家的责任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对边疆战士的敬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黄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对戍边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黄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北斗星”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人对萧判官的祝福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都展现了对边疆将士的敬重,但高适更侧重于友谊与思念,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两者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