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26
青苔地上消残暑,
绿树阴前逐晚凉。
轻屐单衫薄纱帽,
浅池平岸庳藤床。
簪缨怪我情何薄,
泉石谙君味甚长。
遍问交亲为老计,
多言宜静不宜忙。
青苔覆盖的地面上,残留的暑气渐渐消散;
绿树的阴影下,晚风带来了阵阵凉意。
我穿着轻便的木屐,衣衫单薄,头戴轻纱帽,
在浅池边的平岸上,躺在藤制的床上。
那些身着华服的人,为什么对我如此冷淡?
泉水和石头熟悉你的气息,已很久。
我四处打听亲友的老计,
多说一些安静的事,不要太忙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善于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白居易的作品广泛,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知。
《池上逐凉二首》是白居易在晚秋时节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秋季凉意的感受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繁忙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池上逐凉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秋季自然景象及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生动的景象描绘出秋天的凉爽,青苔与绿树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白居易将自己置于这幅自然画卷中,轻便的衣着和藤床的描写,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簪缨怪我情何薄”自问,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他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的疏远,似乎在反思自身的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的本质。最后两句提到“遍问交亲为老计,多言宜静不宜忙”,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呼唤一种安静的生活方式,反对忙碌与浮华,表现了他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白居易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刻思考与人文情怀。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社会浮华的反感,体现了白居易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想。
诗中“青苔”象征什么?
A. 墨水 B. 静谧的秋天 C. 春天的生机
诗人希望表达对什么的渴望?
A. 繁华 B. 宁静 C. 热闹
“多言宜静不宜忙”的意思是?
A. 多说话 B. 应当保持安静 C. 忙碌是好的
白居易的《池上逐凉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白居易更侧重于对社会交往的思考,而王维则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