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0:30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
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
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我手中的瑟已经没有弦,南风也变得难以吹出歌声。在这幽静的疾病折磨中,浮现出许多迷糊的梦影。清雅的乐声开始与我共鸣,优雅的话语也相互和谐。每当我闲暇时,总是想去招呼朋友,但送别你时又感到无奈。苦苦地强作赠言,愿我的家乡在你心中光辉照耀。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以其深厚的诗歌功力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人情世态,且以感情真挚、意象丰富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朋友孙秀才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同时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艰难与孤独。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诗作,开篇即以“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点出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沮丧。第一联通过瑟与南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无奈。接下来的“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描绘出与友人相交的美好时光,仿佛在音乐与言语中找到了慰藉。然而,随着送别的临近,诗人又感到强烈的无奈与痛苦,特别是“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一句,诗人虽然心中满是惆怅,但仍希望能给予朋友些许温暖。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个人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孟郊通过对比与象征,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巧妙结合,使得这首送别诗不仅仅是一种告别,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瑟
c) 笛
填空题:诗中提到“南风难为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与美好祝愿。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