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5:46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作者: 孟郊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
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
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
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
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
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
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
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
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远国渺茫,像一片浮萍在秋天的海上漂流。
恩德超越了日月,梦境在波涛的东边。
海浪翻腾,胸中开阔,乘舟在虚空中漂荡。
今天吟唱诗句,既是对朋友的信任,也是对个人的情感难以自私。
实在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赏赐太少,鲜花的愉悦却多得令人惊讶。
安危关系重大,征战的艰难谁能穷尽?
他们的风俗崇尚文史,而我们朝代人才济济。
送行的诗篇数百首,各有铿锵之工。
冗长的文字偷取韵律,孤独的思想将与他人相同。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特别是在边塞诗和古体诗方面有显著成就。
这首诗是在送别新罗使者时写的,反映了唐代与新罗国交往的历史背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孟郊的《奉同朝贤送新罗使》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篇的“淼淼望远国”形象生动,营造了一个渺远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突显了送别的主题。诗中反复出现的“恩”和“梦”,不仅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更隐含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思考。
其次,诗中对波涛、浪花的描写,象征着人生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孟郊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一句中,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展露无遗,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于国家大义的思考。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感,尤其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可见,孟郊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人,更是一位关注时代、思考社会的文人。
诗歌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同时,通过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传达出对文学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
诗中“淼淼”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A. 广阔的水面
B. 阴暗的天气
C. 繁忙的市场
D. 宁静的夜晚
“彼俗媚文史”中的“彼俗”指的是?
A. 自己的风俗
B. 他国的风俗
C. 古代的风俗
D. 现代的风俗
诗中提到“安危所系重”,这句强调了什么?
A. 个人感情
B. 国家安危
C. 友谊长存
D. 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