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5:57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夜深了,不需要点蜡烛,明亮的月光自然照亮了船只。
金色的寺庙在青色的枫树外,红色的楼阁靠近白色的水边。
城市的乌鸦啼叫声微弱,野外的白鹭在静静地栖息。
白发的江湖客,拉着帘子独自未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江湖客”可理解为漂泊不定的游子,反映出作者的羁旅行踪。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圣”。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经历了安史之乱,诗风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舟月对驿近寺》写于杜甫晚年时,正值他身处困境,流离失所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孤独的感受。诗歌在描绘美丽夜景的同时,也隐含着诗人的忧伤和对故土的思念。
这首诗以清冷的月夜为背景,展现了宁静的夜景与诗人孤独的心境。首句“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展现了月光的明亮,暗示夜的深邃与宁静,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接着,诗人描绘了寺庙与水边的景致,金色的寺庙与青色的枫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但却在美中透出一丝孤寂。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用声与影的结合,描绘了城市与乡野的对比,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一句“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则将诗人的个人情感推向高潮,白发游子的孤独感得以充分展现,钩帘独自未眠,既表现了对美好夜景的欣赏,更流露出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的魅力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寓意深远,令人反思生活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月夜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更深不假烛”意为:
A. 夜晚很亮
B. 夜深了不需要蜡烛
C. 需要点蜡烛
D. 月光很明亮
诗中“皓首江湖客”中的“皓首”指的是:
A. 年轻人
B. 白发的老者
C. 头发乱的人
D. 美丽的女子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
A. 城市的繁华
B. 夜晚的宁静
C. 战争的残酷
D. 春天的花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