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13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眼看台城化为劫灰,听到一声叹息真可怜。
梵王难道没有甘露,为什么不为君王送来蜜呢?
诗中提到的梵王和甘露,与佛教的信仰密切相关。梵王是佛教的守护神之一,甘露则象征着神灵的恩泽。在诗中,梵王未能为君王送来甘露,暗示了统治者的失职与佛教的教义之间的矛盾。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国破家亡之际。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反映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悲叹,抒发对统治者的不满,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这首诗以“眼见台城作劫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烈场景,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诗中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深切的反思和叹息。接着,诗人用“荷荷”表达出对这一切的不忍和可怜,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两句通过梵王与甘露的比喻,表现出对当权者的失望与哀伤,暗示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神灵的恩泽也无法降临。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值得细细回味。
整首诗强调了历史的悲剧与统治者的失职,借助宗教象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台城”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城市
B. 梁武帝的建筑
C. 战争的结果
D. 诗人的故乡
“荷荷”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悯
C. 愤怒
D. 安慰
诗中“梵王”象征什么?
A. 皇帝
B. 神灵
C. 战士
D. 文人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杨万里的《读梁武帝事》更加侧重于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