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6
近红暮看失燕支,
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
一生不晓退之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黄昏的景象,近处的红花在眼前逐渐模糊,远处的白色月光照耀下的雪景显得奇特而美丽。桃花虽然看不见,却能看到李花的盛开。作者感叹自己一生都未能真正理解退之的诗作。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读退之李花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李花和桃花的观察,反映了自身对诗歌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王退之诗的深刻敬意和对诗歌理解的渴望。
这首诗以观察自然景色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象。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近处的红花和远处的白雪,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氛围。在这幅画面中,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随着黄昏的来临而消失,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转向花木,感慨桃花未能见到,而李花却在眼前盛开,似乎在传达一种难以捉摸的美感。最后一句“一生不晓退之诗”则表现了对诗歌理解的无奈与渴望,透露出诗人对王退之的诗作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诗歌追求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诗歌的双重感悟,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诗意的追求,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感悟和对诗歌理解的追求,反映出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美,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近红”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花
B. 近处的红花
C. 夕阳
D. 燕子
诗人一生未能理解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王退之
C. 杜甫
D. 白居易
“远白宵明”中的“白”指的是什么?
A. 白天
B. 白雪
C. 白花
D. 白云
答案:1. B 2. B 3. B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但杨万里的诗更偏向于对诗歌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