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7:54
绝句二首
作者:苏轼
漠漠秋高露气清,新蒲倚石近溪生。
夜来雨后西风急,静向窗前似有声。
在这清澈的秋天,露气弥漫,气候清新,白色的新蒲草倚靠在石头上,靠近溪水生长。昨夜下过雨,西风呼啸而来,静静地似乎在窗前传来声响。
这首诗中的“西风”与“秋高”相结合,表达了秋天的特征,常见于古诗中,传达着一种萧瑟的情感。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并常常反映出他对政治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慨。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露水、蒲草和西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大自然宁静氛围的享受。
苏轼的《绝句二首》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展现了秋天的特有意境。首句“漠漠秋高露气清”开篇以宽广的视野展现了秋天的高远与清新,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接着“新蒲倚石近溪生”则通过细节描写,将视线缩小,呈现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新蒲草在石头旁生长,给人一种生命力的感觉。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丰富,既有远望的辽阔,也有近观的细腻。
“夜来雨后西风急”一句,描绘了秋夜雨后的情景,西风的急促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似乎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静向窗前似有声”,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内心的宁静,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传达出深刻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新蒲倚石近溪生”中的“新蒲”指的是什么?
A. 新的花
B. 新的树
C. 新的蒲草
D. 新的草地
诗中“夜来雨後西风急”描述了什么天气变化?
A. 晴天
B. 雨天
C. 风天
D. 雪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苏轼的《绝句二首》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更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