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词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34:09

诗句

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

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09

诗词名称: 竹枝词二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峡猿声泪欲流,
夔州竹枝解人愁。
渠侬自有回天力,
不学垂杨绕指柔。


白话文翻译:

在三峡,猿声悲鸣让人忍不住想流泪;
夔州的竹枝歌声能解人心头的愁苦。
你自有挽回局势的能力,
何必学习垂杨的柔情来缠绕他人?


注释:

  • 三峡:长江上的著名峡谷,以自然景观和猿声闻名。
  • 猿声:指猿猴的叫声,常被用来表达悲伤或孤寂。
  • 夔州:古代地名,今重庆市的夔门,盛产竹子,有“竹枝”之称。
  • 渠侬:这里指某人,意指你。
  • 回天力:指挽回、改变局势的能力。
  • 垂杨:指柳树,柔弱而富有柔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期,身处多事之秋,感受到人生的愁苦与艰难。诗人以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故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竹枝词二首》是黄庭坚以竹枝歌为题材,运用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相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首句“猿声泪欲流”描绘了三峡猿猴悲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紧接着“夔州竹枝解人愁”,竹枝歌声如同一剂良药,能够缓解心中的愁苦,显示出音乐的治愈力量。

后两句“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表达了诗人对人的能力与情感的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力量在于自我,应该拥有改变现状的能力,而不应依赖于柔情的牵绊。整首诗在抒情中揭示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社会的复杂与无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峡猿声泪欲流:描绘了三峡猿鸣悲伤,暗示内心的愁苦。
  2. 夔州竹枝解人愁:夔州的竹枝歌声能够解除心中的忧愁,表现音乐的力量。
  3. 渠侬自有回天力:强调个人应有改变现状的能力。
  4. 不学垂杨绕指柔:劝诫不必过于依赖柔情,强调内心的坚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猿声”比喻内心的愁苦。
  • 拟人:竹枝歌声被赋予解愁的能力。
  • 对仗:上下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面对生活的愁苦,强调内心的坚韧与改变现状的能力,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力量的认同与对柔情的拒绝,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声:象征孤独与悲伤。
  • 竹枝:象征自然与音乐的美好,传递情感。
  • 回天力:象征改变现状的能力,体现个人的力量与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峡猿声泪欲流”中,“猿声”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平静
  2. 诗中提到的“夔州竹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音乐的治愈力量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的柔情
  3. 诗的主旨在于强调:

    • A. 依赖他人
    • B. 个人的改变能力
    • C.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黄庭坚《竹枝词》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黄庭坚则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黄庭坚的多首诗作及其生平。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秋深 无等岩 吊李群玉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客州赁居寄萧郎中 塞下曲 塞上行 福州神光寺塔 春日秦国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脾肉之叹 唐顺之 包含辂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夭厉 伸钩索铁 东食西宿 风尘之会 积微致著 邑字旁的字 天明 示字旁的字 包含愆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赌场 竖心旁的字 雀小脏全 包含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