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岐山下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30 05:42:45

诗句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

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2:45

原文展示: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皇。
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白话文翻译:

这只五彩斑斓、羽毛如丹的鸟,名叫凤凰。
过去周朝有盛德之时,这只鸟在高山上歌唱。
它的和声随着祥和的风,轻盈地飘扬。
听到的人们又有何所追求,只知道当时的风俗昌盛。
自从公旦去世,千年间它的光辉隐没。
我的君主也在勤于治理,但迟迟无法让它再飞翔。

注释:

  • 丹穴:指凤凰栖息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理想的境地。
  • 凤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吉祥。
  • 公旦:即周公旦,周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 :隐没、消失之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公旦”是周公姬旦,周朝开国功臣之一,因其德行和政治才能被后世推崇。诗人在此借用周公的历史,表达对贤德之士的怀念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古文,推崇儒家思想。他的作品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变革期,韩愈通过凤皇的意象寄托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及对贤德之士的追思,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诗歌鉴赏:

《岐山下二首 其二》通过凤凰这一神鸟的描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寓意。诗中首先以“丹穴五色羽”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凤凰的美丽与高贵。接着,诗人追溯历史,提到周朝的盛德,借此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通过“和声随祥风”,诗人塑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愿景,象征着政治的清明与民众的安乐。随着“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的转折,诗人感慨贤德之士的逝去,社会的光辉逐渐消失,反映出对于当时政治的忧虑与失落。最后,诗人寄望于君主的勤政,但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丹穴五色羽:描绘凤凰的色彩斑斓,象征美丽与神圣。
    2. 昔周有盛德:回忆周朝的辉煌,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3. 和声随祥风:和谐美妙的声音随风而来,象征社会的祥和。
    4. 闻者亦何事:人们只在乎当下的繁荣,而忽略了历史的教训。
    5. 自从公旦死:一语道出贤德之士的去世带来的影响。
    6. 吾君亦勤理:表达对当今君主治理的认可,但仍感到不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凤凰比作理想中的社会,寓意深远。
    • 对仗:如“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凤凰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贤德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 凤凰:象征着理想中的高贵与美好,寄托了对贤德政治的向往。
  • 公旦:代表着历史上的贤者,提醒人们珍惜德行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凤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贤德
    • C. 理想政治
    • D. 所有以上
  2. “自从公旦死”中的公旦指的是谁?

    • A. 唐太宗
    • B. 周公姬旦
    • C. 孔子
    • D. 颜渊

答案

  1. D. 所有以上
  2. B. 周公姬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愈的作品更强调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治理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现实困境中的苦闷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鼙鼓行 阊门怀古 鸢夺巢 送姚孙还河中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出还 古剑行 荅杨奉礼 登乐游庙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以成败论英雄 失之穿凿 聿字旁的字 甄心动惧 可乘 歹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攻其无备 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虹贯日 引毫 晋惠闻蛙 月字旁的字 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厕混 助桀为暴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