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钱塘》

时间: 2025-05-04 06:05:32

诗句

踯躅吞声泪暗倾,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芜古路人烟绝,绿树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环沈异域,愁来金盌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烂,留得南枝照浅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5:32

原文展示:

钱塘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踯躅吞声泪暗倾,
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芜古路人烟绝,
绿树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环沈异域,
愁来金盌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烂,
留得南枝照浅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浙江游历时的感伤情怀。诗中写道,神情恍惚地走在路上,眼泪暗自流淌;手杖支撑,缓慢前行。青苔覆盖的古道上人烟稀少,绿树环绕的新墟中似有鬼火闪烁。往事已逝,玉环(王嫱)已沉没他乡;愁苦来袭,金盏酒从繁华城中取出。十年间草木已然枯萎,唯有南枝的清影仍在浅水中照映。


注释:

  • 踯躅: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
  • 杖藜:用来支撑的拐杖,藜是指一种植物,这里指用藜制成的杖。
  • 青芜:青色的杂草,常用来形容荒凉的景象。
  • 鬼火:指在荒野中闪烁的光,常被认为是鬼魂的火焰,象征幽灵和迷失。
  • 玉环:古代美人王嫱,常用以代表美女或往事。
  • 金盌:金制的酒器,象征富贵和享乐。
  • 南枝:南方的树枝,象征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 玉环:指的是王嫱(王异),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常常成为诗歌中的典故,象征着美好且令人遗憾的过往。
  • 鬼火:古代民间传说中,鬼火常在墓地或荒野出现,象征着逝去的灵魂,预示着对往事的追忆与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历浙江之际,正值人生的某个转折点,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诗歌鉴赏:

《钱塘》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展现了作者对故地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踯躅吞声泪暗倾”,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伤感,仿佛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接着,作者通过“杖藜徐步浙江行”展现出一种缓慢而沉重的行走,体现了他对往事的深切思念。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青芜古路”和“绿树新墟”,不仅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记忆的模糊与凋零。尤其是“十年草木都糜烂”,这句诗以草木的枯萎象征了人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一种无奈的惆怅。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调,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愁苦。最后一句“留得南枝照浅清”则传达出一种希望,尽管岁月流逝,依然有美好存在,可以照亮心灵的清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踯躅吞声泪暗倾:行走缓慢,心中哀伤,悲泪默默流下。
  2. 杖藜徐步浙江行:用拐杖支撑身体,缓缓前行于浙江大地。
  3. 青芜古路人烟绝:青苔覆盖的旧路上人烟稀少,显得格外荒凉。
  4. 绿树新墟鬼火明:新墟旁的绿树下似乎闪烁着鬼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怨的气氛。
  5. 事去玉环沈异域:往事已去,昔日美人如今却沉没在他乡。
  6. 愁来金盌出佳城:愁苦的心情伴随着金盏美酒,从繁华之城而来。
  7. 十年草木都糜烂:十年间,曾经的草木皆已枯萎,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8. 留得南枝照浅清:唯有南方的枝头,仍然在清水中映照出一丝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木糜烂”比作人生的无常,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 拟人:用“鬼火明”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其更具灵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愁”为主线,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失落中追求希望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踯躅:象征内心的犹豫与哀伤。
  • 杖藜:代表年华的流逝与身体的衰老。
  • 青芜:象征荒凉与无尽的怀念。
  • 鬼火:暗示对逝去的追忆与迷失的情感。
  • 金盌:象征享乐与繁华,反衬出现实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踯躅”的意思是: A. 走得很快
    B. 徘徊不前
    C. 轻快地移动
    D. 坚定不移

  2. “青芜古路人烟绝”中的“青芜”指的是: A. 一种花
    B. 青苔和杂草
    C. 一种美食
    D. 河流

  3. 诗中提到的“玉环”是指: A. 一种美酒
    B. 古代的美人
    C. 一种诗体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汪元量的《钱塘》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豪情壮志,而汪元量则更显柔情细腻,情感更加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导读》
  • 《华夏诗词大观》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拟不往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三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二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一 莫老至聋矣 青州赠鼍矶研副以诗奉答 次苏长公雪诗 其四 次苏长公雪诗 其三 次苏长公雪诗 其二 次苏长公雪诗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誓状 木莓 韬神晦迹 骨字旁的字 沂水弦歌 久远 卤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包含芸的词语有哪些 高情逸态 一行书 黵烛 九流十家 薏苡之疑 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