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5:05
曾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乌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曾经的波浪隔着梦中的水边,远远望去是青翠的枫树林。
其中有乌鸦在啼鸣,直到天亮依然悲哀地吟唱。
那时月色昏暗,四野笼罩在烟雨之中。
仿佛听到了生离死别的哭声,听得人心痛苦。
夜正悠长,空山中回荡着悲哀的声音。
远方的客人无法倾听,只能愁眉苦脸,白发渐生。
这既不是蜀帝的幽魂,恐怕是恒山的鸟鸣。
四个孩子各自分散,母亲的呼唤至今仍在耳边。
李群玉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恨。
《乌夜啼》创作于诗人经历个人困境与情感波折之时,反映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乌鸦的哀鸣,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愁苦。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思念的诗作,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曾波隔梦渚”一句,带有强烈的梦幻色彩,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紧接着青枫林和乌鸦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乌鸦的悲鸣更是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巨大波澜。
诗中“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通过生离死别的哭声,深刻描绘出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夜晚的悠长与空山的哀音,进一步增强了孤独的氛围,诗人在此刻显得格外渺小与无助。
最后两句提及“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不仅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乌”指代什么?
A. 乌鸦
B. 乌龟
C. 乌云
D. 乌鱼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孤独的情感?
A. 明月
B. 烟雨
C. 风声
D. 朝阳
诗中提到的“四子各分散”意指什么?
A. 家庭团聚
B. 孩子们的分离
C. 兄弟的重聚
D. 亲人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