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子瞻濠州七绝虞姬墓》

时间: 2025-04-28 19:39:13

诗句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9:13

原文展示:

和子瞻濠州七绝虞姬墓
作者:苏辙
布叛增亡国已空,
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
谁使西来敌沛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国家灭亡后,虞姬与我同在的艰难处境。叛变导致了国家的空虚与破败,虚弱的羽翼也只能自我消耗。面对重重困难,我独自与虞姬相伴,究竟是谁让敌人从西方来攻打沛公呢?

注释:

  • 布叛:指叛乱的布局。
  • 亡国:国家的灭亡。
  • 羽翮:指翅膀,象征力量与希望。
  • 艰难:困苦与艰辛。
  • 虞姬:项羽的爱妾,象征忠贞与悲情。
  • 沛公:即刘邦,项羽的敌人。

典故解析: 虞姬是楚汉战争中项羽的爱人,以忠贞和悲壮著称。项羽在战争失败后与虞姬共赴黄泉的故事,反映了忠于爱情与国家的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与兄苏轼共称“苏氏兄弟”。其诗风清新俊逸,常关注社会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濠州虞姬墓前,表达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对虞姬与项羽忠贞爱情的感叹。诗中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悲哀和对失去的哀悼。

诗歌鉴赏:

苏辙的《和子瞻濠州七绝虞姬墓》是一首深具历史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布叛增亡国已空”,直接揭示了国家动荡与破败的背景,这种历史的沉重感贯穿整首诗。接着“摧残羽翮自令穷”,用“羽翮”比喻力量的丧失,展现了在失去国家之后的无奈与窘迫。

“艰难独与虞姬共”则强调了在绝望中仍与虞姬相伴的坚守,体现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与对命运的无奈。最后一句“谁使西来敌沛公”,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是否是历史的无情使得忠贞的爱情与伟大的英雄不得善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又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苏辙通过对虞姬与项羽悲剧命运的追忆,传达了对忠贞与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也对历史的无情感到深深的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布叛增亡国已空”:叛乱的势力加剧了国家的灭亡,结果国家已经空虚。
  2. “摧残羽翮自令穷”:残破的力量使得自身也陷入困境,表现了无力感。
  3. “艰难独与虞姬共”:在艰难的环境中,仍与虞姬相伴,强调了爱情的坚韧。
  4. “谁使西来敌沛公”:质问敌人从西方来袭的原因,为历史的悲剧感到不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羽翮”象征力量与希望的消逝。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历史的悲剧与个人情感展开,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与对国家动荡的哀痛,情感深沉而复杂。诗人在历史的伤痛与个人情感之间,寻找了那份难能可贵的忠诚与陪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虞姬:象征忠贞与柔情,体现爱情的无奈。
  • 羽翮:代表力量与希望的象征,表达沦陷后的无力感。
  • 敌人:象征外部的侵扰与历史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虞姬”是谁的爱人?

    • A. 刘邦
    • B. 项羽
    • C. 诸葛亮
  2. “布叛”指的是什么?

    • A. 忠诚
    • B. 叛乱
    • C. 和平
  3.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霸王别姬》:表现虞姬与项羽的悲壮爱情。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用情感表达历史的悲壮,但更多地反映了个人豪情,与苏辙的感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甫西山之咏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碧霄泉 次韵王得之礼部夜直有作 春阴遣兴 次韵陆虞仲学士涂中咏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敝衣粝食 负老携幼 乚字旁的字 幽期密约 旡字旁的字 神怿气愉 四点底的字 势物之徒 顾盼神飞 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松的词语有哪些 拘送 绎绎 包含对的成语 外汇 心字底的字 事过景迁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