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8:26
九日真佳节,年年长赋诗。
深惭鹤发老,每与菊花期。
帽落无人拾,酒狂聊自持。
丰年馀社瓮,天意念衰羸。
九月九日是个美好的节日,每年我都为它写诗。
我感到深深的惭愧,白发苍苍,却仍然和菊花相约。
我的帽子掉了却没有人捡起,喝酒时我只得自我安慰。
丰收的年头,社祭的酒坛还在,但天意却让我感到衰弱和无奈。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古代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诗中提到的“鹤发”和“菊花期”暗示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古人常在重阳节时吟诗作对,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老年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及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兄弟二人被称为“苏门弟子”。苏辙在诗歌创作上继承和发展了唐诗的传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感悟,反思自己的年岁与生活,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九日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重阳节诗。诗人以“九日”这一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篇即点明节日,既显示节日的喜庆,又带出个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提到的“深惭鹤发老”,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既有对自己老去的自责,也有对生命的思索。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诗人却感到孤独,帽子掉落无人捡起,显示出一种无助和落寞。
“酒狂聊自持”一句,描绘了诗人即使在饮酒中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感伤,酒精的麻醉无法真正解开心中的忧愁。最后两句则将诗意推向高潮,提及“丰年馀社瓮”,在丰收的喜庆中,诗人却感受到一种衰弱的天意,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既有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形成了一幅感人的人生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对老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测试:
九月九日被称为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鹤发”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