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时间: 2025-04-26 14:19:05

诗句

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

凭高发咏何超遥,

道妙如君有舒卷。

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

洁白不由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

万物有形皆有著,

白云有形无系缚。

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

或逢天上或人间,人自营营云自闲。

忽尔飞来暂为侣,

忽然飞去莫能攀。

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

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

阊阖天门宜曙看,

为缨作盖拥千官。

从龙合沓临清暑,就日逶迤绕露寒。

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

坐石长看非我羁,

手中欲揽待君说。

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9:05

原文展示: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
作者:皎然(唐代)

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
凭高发咏何超遥,道妙如君有舒卷。
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
洁白不由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
万物有形皆有著,白云有形无系缚。
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污不著。
或逢天上或人间,人自营营云自闲。
忽尔飞来暂为侣,忽然飞去莫能攀。
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
白云遇物无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
阊阖天门宜曙看,为缨作盖拥千官。
从龙合沓临清暑,就日逶迤绕露寒。
谁怜西山云,亭亭处幽绝。
坐石长看非我羁,手中欲揽待君说。
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白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思考。初见西山的云,便让人心情远去,诗人站在高处吟唱,觉得那样的美妙如同君子般的舒卷自如。云彩在空中缭绕,重叠着美丽的景色,众多的山峰各自独立,洁白的云彩并非因阴雨而积聚,明亮的云彩也不与浓烟相混。万物皆有形状,而白云却无拘无束,像黄金和美玉一样,虽然看似飘浮,却不沾染污垢。云彩或在天空,或在人间,众生忙碌,而云却自得其乐。云彩时而飞来,成为伙伴,时而又飞去,让人无法追寻。隐士对云的追求与向往,禅僧遇见云时更增道理。白云在面对万物时没有偏见,自然人心的见解也有所不同。阊阖天门的晨曦适合观赏,为官者如同华丽的盖子,伴随龙的气势,清凉的夏日里,阳光照耀,云彩环绕,露水寒冷。谁会怜惜西山的云彩,它亭亭玉立,幽雅绝俗。我坐在石头上,长久凝视,并非被羁绊,只想与你分享心中的感受。清白的先生又怎能了解,只是向空山自得其乐。

注释:

  1. 西山云:西山的云,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思考。
  2. 道妙:指自然的道理和妙处,形容云的变化如君子般从容。
  3. 逸民:隐士,追求自由的人。
  4. 贞白先生:指清白高洁的人,可能是指某位道德高尚的隐士或禅师。
  5. 阊阖天门:形容天门的壮丽,适合晨曦时分观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潇洒自得的态度。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皎然游览西山时写就,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他通过云彩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然、崇尚隐逸的生活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山的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即以“西山云”引入,云彩的变化与人心的游离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高处的吟咏,仿佛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云彩的不羁与人世的纷扰形成对照,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诗中多次提到“白云”,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心向往自由的象征。最后的几句则回归到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坐在石头上,心中对君子的期盼与对自然的亲近形成了美好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见西山云,使人情意远:初见西山的云,便让人心情遥远,表达了云的美丽引发的思绪。
  • 凭高发咏何超遥,道妙如君有舒卷:站得高,吟唱的声音似乎更加悠远,云的变化如君子的气度。
  • 萦空叠景多丽容,众峰峰上自为峰:云在空中交织重叠,各个山峰各自独立,形成美丽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君子,象征着高洁与从容。
  • 拟人:云彩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它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运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由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对白云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在纷扰的世事中保持自我、寻求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代表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2. 西山: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
  3. 人间:代表世俗的纷扰与忙碌,形成与云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自由
    • C. 财富
    • D. 权力
  2. 诗人通过云彩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现实生活
    • B. 自然与自由
    • C. 名利
    • D. 权力斗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同样描绘自然,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反映对家乡的思念,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白云歌》《静夜思》都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倾向于对自由的向往,后者则是对思乡情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上元日山海关即事 过万小庄与同人小集 丑奴儿令 梅花 转应曲 送人南还 荷叶杯 有所思 过听松庵有感 文斤山 自北庄至宝界山即事 移家志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头鼠窜 理辨 曳拕 己字旁的字 嵝领 羊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包含龙的词语有哪些 绿肥红瘦 萧然尘外 直撞横冲 九愁 走之旁的字 包含骥的成语 与物无忤 伦彝 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