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31
诗名: 答俞校书冬夜
作者: 皎然〔唐代〕
夜闲禅用精,空界亦清迥。
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
一宿觌幽胜,形清烦虑屏。
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
遗此感予怀,沈吟忘夕永。
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
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
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
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
夜晚闲坐,心思专注于禅理,空灵的境界也显得清澈而遥远。
您真如同仙人的官吏,像我对宗炳那样亲近。
在这幽静的夜晚,我与美妙的景色相遇,心灵清净,烦恼都已屏弃。
新作的音调独特,宛如激昂的楚歌,华美的诗句仿佛同歌郢。
留下这份感动于我心中,沉吟默想,忘却了夜晚的流逝。
月光洒落如瑶碧,向你展示禅的境界。
真正的思考在深邃的迷雾中,浮躁的念头寄托在形影之间。
远离四明山的心境,何必攀登高峰。
诗情尽可抒发,空灵的本性唯有静谧。
若能在林下相约,待看你在诗册中所写的精彩。
作者介绍:皎然(约730年-约799年),字叔明,号少微,唐代诗人。皎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闻名,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夜,表面上是对一位朋友的答复,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于禅理的领悟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俞校书冬夜》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夜晚的一次静坐中,感受到空灵的清净,心灵的宁静使他能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存在。诗歌的开头几句,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幽静的境界,强调了心境的清明与外界的和谐。接着,诗人以“子真仙曹吏”来比喻与友人的关系,表现出对友人的崇敬与亲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如“月彩散瑶碧”,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诗人不仅在描绘美景,更是在传达一种超脱于俗世的心境。最后几句提到“空性惟寂静”,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哲理深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空界”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子真仙曹吏”来比喻谁?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1. B;2. B;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