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15:25
哭觉上人(时绊剡中)
作者: 皎然 〔唐代〕
忆君南适越,不作买山期。
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
神交如可见,生尽杳难思。
白日东林下,空怀步影时。
我怀念您南去越地的情景,不再期盼买山的约定。
昨天收到了耶溪的信,反而让我心中倍感悲伤。
如果我们的精神交融能够相见,生命尽头却难以再思念。
在东林的阳光下,徒然怀念那曾经的步影时光。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字子长,号无棱,生于公元730年,死于785年。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哭觉上人》写于诗人与朋友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唐代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哭觉上人》是一首表现思念与悲伤的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以“忆君南适越”引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人在描述自己不再期待与友人相聚时,情感逐渐深化,转化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尤其是“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既是对朋友消息的期待,又是对时间流逝无可奈何的悲哀。
诗中“神交如可见,生尽杳难思”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身体分离,但精神上的交流却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而“白日东林下,空怀步影时”则在意象上展现了一种孤寂与无奈,诗人在阳光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到深深的空虚与失落。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描写和清新的自然意象,深刻地传达了人生无常、友情珍贵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忆君南适越”中的“君”指代谁?
A. 诗人
B. 友人
C. 自然
D. 家乡
“昨得耶溪信”中“信”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消息
C. 物品
D. 朋友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友情与思念
C. 对生活的反思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与《哭觉上人》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但《月夜忆舍弟》更侧重于亲情,而《哭觉上人》则更聚焦于友情的珍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