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7:27
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沈。
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楚怀王放逐了灵均,国家的政治也变得荒淫无道。
我在彷徨中不敢作出决断,绕着湖泽悲吟徘徊。
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有所怀疑,将他贬谪到湘江之阴。
在那个时候,刑法尚未健全,此行难以安心。
士人生活在这一时代,谁能不经历浮沉?
美好的时光真是可惜,乱世又何足以让人钦佩?
我才知道汨罗江的悲恨,远比长沙的深情更为沉重。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民生的主题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白居易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尤其对贾谊被贬的感慨,表现了他对政治腐败和士人命运的忧虑。
《读史五首 其一》是一首情感深邃、寓意丰富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怀。首联提到的“楚怀放灵均”,直接引入了贾谊的遭遇,展现了古代政治的不公与荒淫。紧接着,诗人用“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展示了自己在面对历史时的无奈与彷徨,暗示对现状的不满与不安。后面几句提及汉文帝与贾谊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士人命运的思考,令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个人命运的渺小与无力。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的总结,既感叹良时的可惜,又对乱世的无奈。
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借鉴与反思,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体现了白居易关心民生的思想底色,和对未来的深刻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政治腐败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与对良时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谁?
A. 屈原
B. 贾谊
C. 汉文帝
D. 楚怀王
诗中提到的“汨罗恨”主要是指什么?
A. 政治腐败
B. 理想的失落
C. 对屈原的怀念
D. 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怎样的情感?
A. 珍惜
B. 忽视
C. 讽刺
D. 理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白居易的《读史五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沉浮,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整体状况和民生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