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02
种桃杏
白居易 〔唐代〕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考,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安宁,就可以称之为家。即使路途遥远,谁还能记得故乡的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想要忘记繁华的京城。诗人决定在忠州定居三年,打算种植杏树和桃树,期待来年花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海角与天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索,反映出人们对归属感的追求;而“京华”则象征着繁华都市生活的诱惑与困扰,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生于盛唐时期,后期因政治原因曾经历贬谪,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生活在忠州,经历了政治波折,内心渴望平静的生活,借此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及对故乡的怀念。
《种桃杏》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首句“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道出了家园的真正意义,强调了心灵的归属感比地理位置更为重要。诗人以“路远谁能念乡曲”感叹远离故乡后对乡音的淡漠,时间的流逝使人逐渐遗忘曾经的依恋。随着年华的流逝,诗人似乎对繁华的京城产生了厌倦,表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他决定在忠州定居三年,种植桃杏,期待来年花开,象征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的生活哲学与人生态度,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心灵归属的追求,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后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心安即是家”主要指什么?
A. 地理位置
B. 内心的安宁
C. 家庭的富裕
诗人决定在忠州定居三年,主要是为了?
A. 寻找财富
B. 追求安静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年深兼欲忘京华”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态度是?
A. 怀念
B. 厌倦
C. 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种桃杏》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对乡愁的表达,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境遇与心理状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