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21
狼烟篝火为边尘,
烽候那宜悦妇人。
厚德未闻闻厚色,
不亡家国幸亡身。
在边疆,狼烟和篝火弥漫,
烽火信号岂能让女人欢愉。
虽有厚德却无人知晓,
若家国不亡,自己却能幸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狼烟”和“烽火”是古代战争的象征,表示边疆的动荡和不安。诗中提到的“厚德”反映了在动乱时代道德的缺失与被忽视,表达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深邃、思想独到著称。周昙的作品多涉及社会和政治,反映了当时的动荡局势。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边疆的烽火和狼烟象征着不安的社会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安危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悲愤与无奈。
《三代门。幽王》通过几句话传达了深刻的历史感和对家国情怀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狼烟篝火”为引,描绘了边疆战乱的景象,唤起了读者对战争的恐惧与不安。在这动荡的时代,烽火不仅是战争的信号,更是对人们内心的冲击。诗中提到的“那宜悦妇人”,反映了在战争中,妇女的悲惨命运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在战争面前显得无比苍白。
接下来的“厚德未闻闻厚色”,则揭示了在乱世中,道德的缺失与外表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最后一句“不亡家国幸亡身”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包含了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家国的悲剧为背景,表达了对动荡时代的感慨与对人性深处的反思,呼唤人们重视内心的道德与责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与人们的情感纠葛。
诗词测试:
“狼烟篝火”指的是什么?
A. 和平的象征
B. 战争的象征
C. 自然现象
诗中提到的“厚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外表的华丽
B. 内心的道德修养
C. 战争的胜利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动荡时代的感慨
C. 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