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0:55
《江州重午二首》 作者:董嗣杲 〔宋代〕
晴光绕砌看葵倾,
独恨无文吊屈平。
梅溽润衣身体倦,
竹风入牖梦魂清。
良辰美景须臾事,
往古来今节序情。
不信沧江传竞渡,
彩旗画鼓闹西城。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看着向阳的葵花倾斜,心中不禁感到惋惜,因为没有文人来为屈原悲伤。梅雨的湿气使我的衣服湿透,身体也感到疲倦;竹林的微风透过窗户,带来清新的梦境。美好的时光和风景都是稍纵即逝的,古往今来的节日情怀让我感慨万千。我不相信沧江上还会有竞渡的传说,彩旗和鼓声在西城里吵闹不休。
董嗣杲,字子英,号楚斋,宋代诗人,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富有情趣。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怀念,尤其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诗中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孤独感,反映出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江州重午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传统节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首联“晴光绕砌看葵倾”,通过阳光与葵花的意象,传达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独恨无文吊屈平”,却显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屈原的哀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
接下来的“梅溽润衣身体倦”,展现出梅雨季节的湿润与身体的疲惫,使人感受到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竹风入牖梦魂清”则带来一丝清新,暗示着在疲惫中仍然有梦境的清爽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认为“良辰美景须臾事”,一瞬即逝,令人倍感珍惜。最后两句“不信沧江传竞渡,彩旗画鼓闹西城”,则通过对竞渡的怀疑,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这首诗兼具自然美与人文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节日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中提到的“屈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梅溽润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疲倦
C. 孤独
D. 愤怒
“良辰美景须臾事”中的“须臾”是什么意思?
A. 永久
B. 短暂
C. 复杂
D. 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