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7:22
奉和御製读后周书
思道怀廉慎,童年类老成。
郡豪尝讋服,边寇亦清平。
临难输忠节,辞荣保令名。
贤哉蹈仁义,举世可为程。
全诗翻译:
思考道德,心中怀有廉洁和谨慎,童年时就像老成持重的人。地方豪强曾经妨碍政令,而边疆的敌人如今也已平定。面对生死关头能表现出忠诚和节操,选择辞去荣华富贵以保全清白名声。真是贤德啊,践行仁义,整个世界都可以以此为典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及了在面临生死关头时的忠诚与节操,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视,尤其是在乱世中。这种忠诚常常被用作古代士人的标准,彰显了忠义的传统。
作者介绍:
夏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诗文清丽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体现了宋代士人关注社会责任与个人品德的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宋代虽有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但仍面临外敌威胁和内部腐败。诗中提到的忠诚与节操,正是对当时士人道德理想的呼应。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道德与节操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思道怀廉慎”引入,立刻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道德理想上。接着,诗人通过“童年类老成”展现了个人品德的早熟和成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而“郡豪尝讋服,边寇亦清平”一联,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地方豪强的干扰和边疆敌寇的威胁,显示出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面对生死,诗人强调了“输忠节”,即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忠诚与节操,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最后一句“贤哉蹈仁义,举世可为程”,不仅是对仁义精神的赞美,也向后人提出了道德的榜样,强调了以仁义为行事标准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真意切,既有对个人道德的追求,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示了士人应有的风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道德、忠诚和仁义展开,强调个人品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坚守信念,以仁义为行事准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强调的主要道德观念是什么?
A. 忍耐
B. 忠诚
C. 财富
“郡豪”指的是哪类人?
A. 官员
B. 地方豪强
C. 士人
诗中提到的“仁义”是指什么?
A. 财富
B. 道德和义务
C.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