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8:54
奉和御製读前汉书
高祖宽仁主,淮阴变诈才。
设坛诚有礼,推食本无猜。
怀惠初颙若,夸功抑殆哉。
何如中正者,千载仰高裁。
这首诗赞颂了汉高祖刘邦的宽仁和淮阴侯韩信的才智。高祖宽厚仁爱,淮阴侯则以变化多端的策略著称。他们设坛祭祀,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人,这样的行为没有怀疑。怀惠(指刘邦)初始时也很有德行,但夸耀自己的功劳却显得有些过分。与其如此,倒不如那些公正的人,千年后仍能被人们仰慕与尊重。
夏竦(字子恭,号石林)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声望,文学上则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古体诗。其作品常常借古讽今,关注历史和现实,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首诗是为响应皇帝的命令而作,目的是通过读《前汉书》来反思历史人物的德行与治国之道,强调公正与仁爱的价值。诗人通过对汉高祖和淮阴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政治德行的思考。
这首诗从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入手,生动地展现了汉高祖刘邦和淮阴侯韩信的性格与成就。首句以“高祖宽仁主”开篇,直接点明刘邦的仁爱之德,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着提到淮阴侯韩信,强调了他的智谋与变化多端,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在历史上地位的认可。
诗中提到的“设坛诚有礼”一方面表现了刘邦对待他人的诚恳和礼仪,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权力和地位的反思,即在权力之上,仁爱和礼仪才是最重要的。然后,诗人对刘邦的怀惠之德进行了温和的批评,指出过于夸耀个人功劳的危险,提示读者应当保持谦逊。
最后一句“何如中正者,千载仰高裁”,则抒发了对公正之人的赞美,强调真正的德行与公正才是值得后人尊敬与仰慕的。这一总结不仅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深化,也让人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教育意义。
整首诗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德行与智谋,突出了公正和仁爱的价值,寄托了对人们在权力与道德之间的思考与反省。
谁是“高祖”?
诗中提到的“淮阴”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强调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强调了历史与个人的关系,但《奉和御製读前汉书》更注重道德与政治的反思,而《将进酒》则突出豪放与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