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3:58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
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
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
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
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58
咏史四首(其一)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
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
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
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
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经历屈辱而未能实现理想的痛苦,以及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保持清白和理想的尊严。诗中提到的“季生”指的是汉朝的季布,他曾因屈辱被贬为台隶,后又因机遇得到了汉祖的重用,成为公卿。通过对比季布与郭先生(即郭攸之)等人的境遇,诗人表达了对清白士人的敬仰,并对那些追逐权势的人表示鄙夷。最后,诗人强调士人应有的高尚情操与理想。
卢照邻(约637年-约689年),字廷琇,号少陵,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作品而被后人称道。其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咏史和抒情。
《咏史四首》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吟咏,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当时政治的失望。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依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即以“季生”引入,细腻地描绘了他从屈辱到成就的过程,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诗中提到的樊哙和郭攸之等人,都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士人,他们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士人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诗人在描绘这些历史人物时,不仅仅是讲述他们的故事,更是通过他们的经历来引发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思考。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人善用对比与反讽,既有对清白士人的赞美,也有对权臣的讽刺与批判。尤其在结尾部分,诗人提到的“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更是对理想士人的高度赞美,强调了士人应有的气度与胸怀。
本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清白的追求,展现了士人在动荡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强调了士人应有的高尚情操与理想。
选择题:季布因何受到屈辱?
A. 战败
B. 被贬为台隶
C. 受到诬陷
D. 其他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良田四百顷”指的是__。
判断题:诗人认为士人应当追求权位与名利。 (对/错)
与《春望》相比,卢照邻的《咏史四首》更注重历史人物的描写与咏叹,而杜甫的《春望》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现实困境的描绘。两者均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