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5:59
初夏日幽庄
作者: 卢照邻 〔唐代〕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听说有位高洁的客人,正独自坐在那幽静的庄院。
这里的山林幽深,世事少有干扰,只有风烟和鸟道遥远而长。
瀑布的水,透着一丝秋天的气息,垂下的藤蔓带来夏日的凉爽。
田苗茂盛,几乎覆盖了整片田地,荷花的叶子半遮住了池塘。
钓鱼的地方青色的水鸭沉入水中,村田里白鹭在空中翱翔。
我知道你一定会赞美这奇妙的景致,还会把它送给海边的芳香。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环境和高洁的人士,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诗中提到的“高踪客”、“耿介”与后来儒家强调的道德修养相呼应。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5年-约730年),字景仁,号孟刚,唐代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其诗风清新脱俗,情韵悠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
《初夏日幽庄》创作于唐代,正值初夏,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在那个时代,文人常常寄情于山水,追求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初夏时节幽静庄园的自然美景与高洁的人士。诗的开头用“闻有高踪客”引入,立刻设定了诗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高洁人格的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林壑”、“瀑水”、“垂藤”等,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环境,给人以清新之感。
诗中“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生动地描述了夏日田园的繁盛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而“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则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生机勃勃的乡村画面,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一句“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敬重之情,也暗含着希望将这份美好与佳友分享的愿望。从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唐代文人隐逸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踪客”在诗中指的是:
A. 一位普通的人
B. 一位高洁的客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B
诗中描写“苗深全覆陇”,意指:
A. 田地荒芜
B. 田野生机勃勃
C. 田地被水淹没
答案:B
“钓渚青凫没”描述的是:
A. 钓鱼的地方有水鸭沉没
B. 水鸭在岸边嬉戏
C. 钓鱼的人抓到了青凫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卢照邻的《初夏日幽庄》更聚焦于夏日的生机,而王维则着重于秋天的宁静。在意象上,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环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展现了生机与活力,后者则强调了静谧与思绪的深远。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理解《初夏日幽庄》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