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0:05
明明天子兮圣德扬,
穆穆皇后兮阴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
池濛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
礼乐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无疆,
颜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
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
心思荃兮路阻长。
明亮的天子,圣德高扬;
端庄的皇后,阴德保康。
登上高树,坐在明堂;
池水波荡,家居扶桑。
武德已定,文治昌盛;
礼乐昭彰,辅佐良臣。
君臣关系已稳,君权无疆;
颜子再生,空余悲伤。
若有人在天的一方,
忠义为衣,信义为裳。
餐食白玉,饮用琼浆;
心中思念,路途漫长。
卢照邻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景升,号景山,晚号照邻,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
《中和乐九章》是卢照邻在唐代中期的作品,正值国家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该诗反映了对理想政治和道德统治的向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展现了唐代的盛世风貌。诗中通过描绘天子与皇后的德行,描绘出一个理想化的政治图景。开篇即以“明明天子兮圣德扬”的句子,强调君主的光辉形象,接着讲述皇后的阴德,暗示着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使用了大量象征和意象,如“登若木兮坐明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反映政治的稳重与清明。同时,“武化偃兮文化昌”不仅展示了国家的武力与文治,还隐含着对社会发展与民生的关注。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也不乏对贤士的怀念,尤其在提到“颜子更生兮徒皇皇”时,透露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渴望与忧虑。最后几句“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更是将个人的忠诚与信义提升到一种理想境界,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诗中提到“天子”的德行是怎样的?
A. 阴暗
B. 明亮
C. 模糊
“忠为衣兮信为裳”中的“衣”和“裳”分别象征什么?
A. 财富和地位
B. 忠诚和信义
C. 美丽和智慧
诗中提到的“颜子”指的是谁?
A. 孟子
B. 颜回
C.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