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27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谁将射御教吴儿,长笑申公为夏姬。
却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
范蠡。浮世功劳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
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张翰。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
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陆龟蒙。
这首诗中,作者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三位古代贤士的风采。开头提到有谁能将皇帝的教诲传授给吴国的年轻人,嘲笑申公为夏姬所做的努力。然后提到姑苏地区有麋鹿,令人更怜惜的是孔子得到了西施的青睐。接着,范蠡在浮世中追求功名利禄,季鹰则如水中龙仙般自在。无需再提早识时务的人,光是吃鲈鱼这一点便已聪明。再说张翰,他有千首文章和两顷田地,但口袋里却什么也没有。最后,他因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鸭子,竟然让王孙们惊慌失措,仿佛一颗金子弹丸。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元,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寓居的吴江,受到当地山水人文的影响,诗中提及的三贤(范蠡、季鹰、张翰)均为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诗人通过他们的事迹和形象,抒发对贤士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思考。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是一首独特的诗作,通过对历史贤士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的才华与智慧。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对古代贤士的欣赏与思考。诗的开头以“谁将射御教吴儿”引入,带出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与担忧,接着通过对申公和夏姬的描写,揭示了权力与爱情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
在描写范蠡与季鹰时,苏轼强调了世俗功名与内心自在的矛盾,指出真正的贤者不仅仅在乎世俗的成就,更在于内心的安宁。张翰的描绘则更具讽刺意味,通过他虽有丰厚的文章与田地,实际却一贫如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财富与名声的追求与幻灭。
整首诗以轻松的调子,寓意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意,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这些历史的名人,诗人不仅传递了对他们的赞美,还引发了读者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食与眠”与“水中仙”)、比喻(“鲈鱼也自贤”),极富表现力,使得诗意更加深刻,情感更加细腻。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贤士的崇敬与对世俗的反思,强调内心的智慧与安宁比外在的功名更为重要,表现了苏轼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谁将射御教吴儿”中的“射御”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着什么?
“千首文章二顷田”中的“二顷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但苏轼的诗更具哲理性,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情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文学魅力。
以上内容为对《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的各种分析与解读,供读者参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