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时间: 2025-05-03 17:08:43

诗句

银塘雨过,似花弹冰汗。

水佩风环翠凉满。

画船回、十里明镜秋波,人一笑,红入鸳鸯阵乱。

夜来天袂冷,香步无尘,唤起唫鸾下霄汉。

七十二夫容、立尽仙云,珠槃泻、万星齐转。

且醉把、璚枝舞珊珊,道浴罢天池、羽衣新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8:43

原文展示:

银塘雨过,似花弹冰汗。水佩风环翠凉满。画船回十里明镜秋波,人一笑,红入鸳鸯阵乱。夜来天袂冷,香步无尘,唤起唫鸾下霄汉。七十二夫容立尽仙云,珠槃泻万星齐转。且醉把璚枝舞珊珊,道浴罢天池羽衣新换。

白话文翻译:

银色的水塘刚刚经历了一场雨,像花瓣上弹落的冰冷汗珠。水中的佩饰和微风交织,翠绿的凉意弥漫四周。画船在十里长的明净水面上轻轻回旋,秋水波光荡漾,船上人们一笑,红色的光影在鸳鸯阵中交错。夜晚来临,天边的衣袂变得寒冷,香气轻盈无尘,呼唤着天上的鸾鸟降下人间。七十二位美丽的仙女在云间翩翩起舞,星星如珠般洒落,齐齐转动。且让我们醉酒把璚枝舞动,仿佛刚刚沐浴完毕,天池的羽衣也换上了新装。

注释:

  • 银塘:指水面,如同银色的塘。
  • 冰汗:形容雨水冷凝成珠的状态。
  • 水佩:指水中的佩饰,可能是指水波荡漾的样子。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鸳鸯阵:形容情侣或和谐的场景。
  • 唫鸾:唫:呼唤,鸾:一种美丽的鸟,象征高雅。
  • 七十二夫容:指众多美丽的仙女。
  • 珠槃:指星星,形象地比喻为珠子。
  • 璚枝:美丽的枝条,象征着舞动的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1640年-1715年),字梦阮,号云谷,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山水和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洞仙歌》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美好生活的追求。由于清代社会风气宽松,诗人们常常在文人聚会中作诗,借景抒情。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画面感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水塘的美丽景色,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的“银塘雨过,似花弹冰汗”便构建了清新、灵动的意境,带读者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接着,诗人描绘了水面上的画船,人与人之间的欢笑情景,展现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在“夜来天袂冷,香步无尘”中,不仅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美丽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银塘雨过:描绘了雨后的水塘,带出清新气息。
  2. 似花弹冰汗:形容水珠如同花瓣上冰冷的汗水,增加了生动感。
  3. 水佩风环翠凉满:水中波光粼粼,风中透出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画船回十里明镜秋波:画船环游在如明镜般的水面上,画面宁静而美丽。
  5. 人一笑,红入鸳鸯阵乱:笑声中带着温暖的情感,象征人际间的亲密和谐。
  6. 夜来天袂冷:夜晚的寒冷与清新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深度。
  7. 唤起唫鸾下霄汉:通过呼唤美丽的鸾鸟,表达对高雅事物的向往。
  8. 七十二夫容立尽仙云:描绘了众多仙女在云间的美丽,充满梦幻感。
  9. 珠槃泻万星齐转:星星如珠洒落,带来宇宙的浩瀚感。
  10. 且醉把璚枝舞珊珊:最后以舞蹈结束,带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花弹冰汗”,比喻生动形象。
  • 拟人:如“唤起唫鸾”,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清新、优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塘:象征纯洁与幽静的自然。
  • :象征生命与洗涤,带来新的生机。
  • 画船:代表人间的美好与亲密关系。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仙云:象征高雅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塘雨过”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雨后的宁静
    B. 船只的行驶
    C. 人们的欢笑
    D. 夜晚的寒冷

  2. “七十二夫容”中的“夫容”指的是? A. 美丽的男子
    B. 美丽的仙女
    C. 画船上的人
    D. 碧水蓝天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与拟人
    B. 夸张与排比
    C. 对仗与反复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洞仙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洞仙歌》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人际关系,而《庐山谣》则更强调壮阔的山水气势。两者风格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郑文焯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叹息行 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对棋与道源至草堂寺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 陪友人中秋夕赏月 送王彦鲁 秦淮泛舟 次韵酬宋中散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心一路 巾袜 見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炙肉 厂字头的字 齊字旁的字 铭诸肺腑 略开头的成语 刀字旁的字 发愤忘食 窅突 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抅绳 威武不能屈 涕泗滂沱 极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