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其二 九日酬别邵亦同》

时间: 2025-05-02 20:51:58

诗句

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

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1:58

原文展示

洞仙歌 其二 九日酬别邵亦同
作者: 李符 〔清代〕

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
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
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
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
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
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诗中提到师门的同学,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尤其是在经历了闽海的乱离之后。西泠桥畔,作者在酒垆之下,醉意朦胧,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柳树之中。朋友的才华是天赋的,夜晚旅馆的残灯下,伴随着鼓声催促着诗的创作。作者提到郭熙的山水画,并把画作赠予朋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作者乘舟离去,心中满是惆怅,尤其在重阳节的时刻,愈发显得黯然神伤。

注释

  • 师门同学:指同门的同学,表示师生之间的情谊。
  • 闽海将军:指福建海域的战乱,提到历史背景。
  • 西泠桥畔:西泠桥位于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
  • 买醉:借酒消愁,形容人醉酒的状态。
  • 濯濯:形容清澈透明的样子。
  • 击钵:古代的击钵声,催促作诗的语境。
  • 丹枫乌桕:形容秋天的红枫树和乌桕树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符,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见称。他的诗歌往往饱含情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之际,诗人因战乱而离别,情感上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常与登高、赏菊等活动相关,诗人在此时刻表达离别的苦涩。

诗歌鉴赏

《洞仙歌 其二 九日酬别邵亦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表现力的诗作。全诗以轻快的笔调,蕴含着深厚的友谊与离愁。在开头,作者提到师门同学,表明了与同行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中提到了战乱后离别的背景,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

在描绘西泠桥畔的情景时,作者通过“买醉”表达了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美好回忆的向往。诗中“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在醉意中与自然的融合,这种恍惚的状态使得情感更为深邃。

通过“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的表述,诗人不仅展示了友人的才华,也勾勒出一种孤独的旅途感。最后,兰舟向淮阴而去,象征着离别,尤其在重九节的背景下,这种离别的感伤愈发浓烈。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结合个人情感,深刻地反映了友谊的珍贵以及离别的苦涩,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师门同学:强调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 闽海将军乱离后:暗示历史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变迁。
  •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描绘了一个酒醉的场景,表达逃避现实的心态。
  • 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用柳树的意象表达人的轻盈与恍惚。
  • 清才天付与:赞美友人的才华。
  • 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描绘出孤独的创作氛围和对诗歌的执着。
  •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通过赠送画作表明深厚的友谊。
  •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代表离别,象征着友谊的分散。
  • 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重阳节的背景下,表达了离别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的状态比作春柳,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丹枫乌桕”,形成了和谐的音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使情感更为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与离别展开,体现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对情感的追求与珍视。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泠桥:象征着友谊的聚散与美好的回忆。
  • 春柳:代表着轻松、活泼的情感状态。
  • 丹枫:象征着秋天的成熟和离别的惆怅。
  • 兰舟:寓意着旅途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提到的“西泠桥”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杭州
    C. 上海

  2. “买醉”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饮酒消愁
    B. 参加酒会
    C. 开酒厂

  3. 诗中提到的“兰舟”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洞仙歌》:两者都描写了离别和对友谊的珍视,但《登高》更侧重于历史沉淀和个人的孤独感,而《洞仙歌》则更为轻快且充满感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酬刑部姚郎中 洛中寒夜姚侍御宅怀贾岛 别灵武令狐校书 华下逢杨侍御 黄神谷纪事 春日寻浐川王处士 雒中寒夜姚侍御宅怀贾岛 秋思二首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溺爱不明 卜字旁的字 清静无为 不自量力 碓投 车手 包含旗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极等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齒字旁的字 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兴邦立国 秘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