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8:22
早寒江上有怀
作者: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孤帆一作归帆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在早寒的江面上,树木的叶子落下,雁群向南飞去。北风吹来,江面上格外寒冷。我的家在襄水之曲,却与楚地的云端遥遥相隔。身为客居他乡,眼泪已在此地流尽,只有那孤帆在天际漂浮。那孤帆让我想起归来的帆船,想问它是否迷了津口,但只见平静的海面在夕阳下渐渐延展。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静吟,唐代著名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孟浩然晚年,正值早冬时节,诗人在江边感受寒冷,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外游历多年,心中对故土的思念愈加深厚。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开头两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萧瑟的氛围,暗示时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遥远距离,表达出深切的乡愁。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思乡的主题,诗人身处异乡,已无乡愁的眼泪,只剩下孤独的帆影在天边漂浮。最后两句“孤帆一作归帆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以孤帆引出归帆,表现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的“平海夕漫漫”则更添一层沉重的思绪,深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动容。
诗中提到的“雁南度”暗示了什么?
“乡泪客中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孤帆”象征着什么?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 我家襄(xiāng)水曲(qū),遥隔楚云端。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 一作:归帆)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孤:一作“归”。天际:天边。一作“天外”。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漫漫:水广大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