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40
春宿左省
杜甫 〔唐代〕
花隐掖垣暮,
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
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
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
数问夜如何。
在傍晚时分,花儿隐匿在围墙中,啾啾的鸟儿飞过栖息。星星照耀着万家灯火,月亮陪伴着高空的云霄。我夜里未眠,听着金钥匙的声音,因风而想起玉制的珂器。明天有封奏文要急于处理,今晚我不禁想要询问夜晚的情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壮丽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作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春宿左省》作于杜甫在长安任职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与人民困苦。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官职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对夜晚寂静的思索与对明日政务的忧虑。
《春宿左省》展现了杜甫在春夜时分的感受,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起首两句“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通过描绘围墙内的花和栖息的鸟,营造出一种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这种温柔的夜晚,似乎让人忘却了外界的纷扰。
接下来的“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则通过星星和月亮的描写,进一步扩展了夜晚的意境,暗示了宇宙的辽阔与人间的微小。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深邃的思考。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这两句,表露出诗人对明日政务的忧虑和对夜晚宁静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未来的不安,深刻地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个士人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他身为士人的责任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在静谧的夜晚,诗人既享受着自然之美,又不得不面对明日的责任,形成了一种矛盾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啾啾”是形容什么的声音?
A. 风声
B. 鸟鸣
C. 水声
“明朝有封事”中的“封事”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奏折
C. 诗文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夜晚的思考?
A. 花
B. 星月
C. 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花隐掖(yè)垣(yuán)暮,啾(jiū)啾栖(qī)鸟过。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kē)。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珂:马铃。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