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24
原文展示:
昭君辞应诏 庾信 〔南北朝〕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白话文翻译:
我皱着眉头离开了光禄塞,回头望向夫人城。一片片红颜如花瓣般凋落,双双泪眼因此而生。在冰冷的河水中牵马渡过,在雪路上抱着马鞍行走。胡地的风刺骨的冷,夜晚的月光却照亮了我的心。正要弹奏琴上的曲子,却变成了胡笳的声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赋、文。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语言优美。此诗是庾信应诏所作,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悲凉情景,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庾信应诏所作,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悲凉情景,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昭君出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昭君为了国家的和平,被迫离开故国,嫁到匈奴,成为匈奴的王后。这首诗通过昭君的视角,展现了她离乡背井的悲痛和对故国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昭君出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昭君的悲凉命运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诗中“片片红颜落”和“双双泪眼生”形象地描绘了昭君的青春和美貌的凋零,以及她与送行者泪眼相对的情景,充满了悲情。而“冰河牵马渡”和“雪路抱鞍行”则进一步以艰苦的环境来衬托昭君的悲惨遭遇。最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巧妙地表达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新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昭君出塞的悲凉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通过昭君的视角,诗人描绘了她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胡地的寒冷。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片片红颜落”比喻的是什么? A. 昭君的青春和美貌 B. 花瓣凋零 C. 昭君的泪水 D. 昭君的悲伤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表达了昭君的什么情感? A. 对新生活的接受 B. 对故国的思念 C. 对胡地的喜爱 D. 对边塞生活的适应
诗中“胡风入骨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