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45
书怀
作者: 李频 〔唐代〕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在官场的路上,我从来不去追问,身世的事情已经觉得没有区别。
白发刚刚出现在女儿的身上,沧洲却没有我的家。
我只是悠闲地想着隐居的洞穴,准备在那儿度过晚年,生活在宽广的桑麻田野中。
我离开去拜访隐居的禅侣,约定一起谈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李频,唐代诗人,因其在宫廷中任职而有丰富的政治与社会经历。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李频的诗作常常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书怀》创作于李频身处官场之时,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在唐代,随着社会的动荡与名利场的纷扰,许多诗人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书怀》是一首深具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个人的身世与官场生活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选择。开篇“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道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身世的相对无关紧要。这种态度在唐代的士人中并不多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个性。
接下来的“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的缺失结合,表现出岁月的无情与漂泊的孤独。诗人虽身处繁华,却感受到内心的空虚与对家的渴望。诗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显露无遗,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渴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结尾的“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更是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共同思考。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李频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思考与选择。
李频在诗中对官场的态度是什么?
A. 渴望进取
B. 漠然置之
C. 积极参与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华发”象征着什么?
A. 成功
B. 年龄的增长
C. 财富
D. 学识
“洞穴”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归属感
C. 隐逸生活
D.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