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29
江城水国春光饶,
清明上已多招邀。
花阴连络春草岸,
柳色掩映红栏桥。
歌调呕哑杂吴俗,
髻鬟疏削传南朝。
谁怜北客归未去,
楚魄湘魂惟暗消。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江城和水乡的春光令人陶醉,清明节期间,游玩的人们络绎不绝。花影交织,春草蔓延,柳树的绿意掩映着红色的栏杆桥。歌声嘶哑,混杂着吴地的风俗,发髻和鬓发的装饰传承了南朝的风格。可怜的是,北方的游子仍未归来,楚地的灵魂和湘水的情思在此时悄然消逝。
穆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描绘江南风光和抒发游子思乡之情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的清明节,正值游人如织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江南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北方游子归期未至的惆怅。
《江南寒食》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春光的赞美和对游子心情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江城水国春光饶”引入,展现了江南的春光灿烂,生机勃勃。接着,诗中通过“清明上已多招邀”描绘了清明节的热闹景象,游人不断前来踏青,体现出江南特有的春日气息。
接下来的“花阴连络春草岸,柳色掩映红栏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花影与春草交融,柳树的绿意映衬着红色的栏杆桥,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这种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歌调呕哑杂吴俗,髻鬟疏削传南朝”,描述了江南的民间歌谣与风俗,表现出一种对南朝风韵的传承和对故乡的眷恋。最后两句“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则表现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故乡的魂魄在思念中渐渐消逝,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那种无奈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和游子思乡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丽的春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交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江城水国春光饶”中“水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江南
C. 西部
D. 东北
诗中提到的“楚魄湘魂”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食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春天的喜爱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思乡与春天的美好
C. 爱情
D.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