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11
江墅幽居好,当门看水田。
凫鸥闲夕照,秔稻秀原烟。
野屐无完齿,山衣有败肩。
遥闻双阙下,箫鼓乐丰年。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隐居的美好景致,诗人坐在门前欣赏眼前的水田。傍晚时分,水面上嬉戏的野鸭和鸥鸟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悠闲,田野中的稻谷在烟雾中显得格外翠绿。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脚上的鞋也已磨损。远处传来双阙下的箫声和鼓声,预示着丰收的乐年。
穆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和隐居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对自我心灵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江边之时,旨在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江墅幽居好”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诗人在江边的住所,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水田,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随后的描写,野鸭与鸥鸟在夕阳下的悠闲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田中线条分明的秔稻在烟雾中愈发显得生机勃勃,展现出丰收的希望。
诗中“野屐无完齿,山衣有败肩”两句,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尽管衣衫褴褛,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对丰年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最后一句“遥闻双阙下,箫鼓乐丰年”则引入了社会的繁华,双阙寓意着宫廷与城市的繁荣,箫鼓声也传递出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庆祝,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反映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中描述的夕阳下的鸟类是:
A. 麻雀
B. 凫鸥
C. 燕子
D. 鹦鹉
诗人所穿的鞋子是什么样的?
A. 新鞋
B. 野屐无完齿
C. 高跟鞋
D. 靴子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丰收的喜悦
C. 忧伤
D. 孤独
对比穆修的《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和陶渊明的《饮酒》系列,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但穆修更多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