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4:54
营营学佛徒,皆喜訾吾道。
怜师独异群,儒艺知探讨。
诵诗三四章,往往见辞藻。
玉璞在琢磨,不难成至实。
知予本好古,身服仁义老。
勤请送行诗,安足慰枯槁。
别时汝颍路,凉叶惊秋早。
南游何当还,江潭无限好。
一群群学佛的人,皆喜欢指责我的道理。
我怜惜师傅独特于众,儒家学问深厚且精研。
他朗诵诗歌三四章,往往能见到华丽的辞藻。
就像美玉在精雕细琢中,成就至真的本质并不困难。
我知道您本来喜爱古籍,身上更是服膺仁义的老者。
我恳求您写首送别的诗,怎能安慰我这枯槁的心情?
分别时您走在颍水的路上,凉叶已经惊动了早秋。
南游何时再归来,江潭的景色无比美好。
穆修,字子修,号东川,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学识渊博,尤其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其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送定师南游》写于定师即将南游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师傅的敬重与依依不舍之情。诗中借助送别的场景,抒发了对师傅学识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这首诗用词简练而深刻,展现了作者对师傅的崇敬与感怀之情。前半部分通过对“学佛徒”的描绘,提出了对当时学风的批判,表现出穆修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坚守与重视。他以“玉璞”作比,形象地指出,真正的智慧需要经过精心的雕琢与探索。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师傅未来的祝福与思念,描绘了秋天的凉意,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无常与变化。
整首诗在感情上从批判转为感慨,表现出对师傅南游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江潭无限好”既是对师傅旅途的祝福,也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人在思念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师傅的赞美与对离别的惋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诗中“营营学佛徒”表达了什么情感?
“玉璞在琢磨”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凉叶”象征什么?
穆修的《送定师南游》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都有送别的主题,但穆修更侧重于对师傅学识的赞美与对文化的坚守,而杜甫则在送别中表现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时局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