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时间: 2025-05-02 18:14:52

诗句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

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

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

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4:52

原文展示: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
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
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
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

白话文翻译:

山环绕着平湖,四周都是绿色的景致;
两位老人的美德传承至今。
微风吹动着水面,钓鱼的人随船而行;
谷雨时节催促着农人,水面拍打着田地。
破败的墙壁上还有残留的丹青,令人感伤落日西沉;
荒凉的庭院中,我不禁想起了流逝的岁月。
桐乡的祭祀从未间断,箫声、鼓声与鸡鸣、猪叫交替着,依旧虔诚。

注释:

  • 山绕平湖:山环绕着平静的湖泊,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环境。
  • 两翁:指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有可能是历史人物或地方名士。
  • 苹风:指水面上的水草随风摇动,引出钓鱼的情景。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农忙时节。
  • 败壁丹青:破败的墙壁上仍然留有绘画的痕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绅笏:古代官员的象征,表示地位和荣耀。
  • 春秋祀:指春秋时节的祭祀活动,表现了对祖先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君度,号天雨,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游览刘鞠祠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传承,故而写下此诗以寄托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李弥逊在《和陈颖仲题刘鞠祠》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山绕平湖绿四边”,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为整个诗歌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诗人提到“两翁遗泽”,以此引入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暗示这两位老人是值得后人铭记的智者或德者。

在描写农耕的场景时,诗人用“谷雨催耕水拍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紧迫感与生命的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破败的墙壁与残留的绘画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常,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已不再。

最后两句“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将诗意推向高潮,强调了对先贤的崇敬与祭祀活动的延续,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坚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绕平湖绿四边:描绘了青翠的山环绕着平静的湖泊,营造出恬静美好的自然环境。
  2. 两翁遗泽到今传:强调两位老人的美德或智慧仍在流传,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3. 苹风引钓鱼随艇:描写风吹水面,钓鱼人随船而行,展现了悠闲的生活画面。
  4. 谷雨催耕水拍田:谷雨时节,农人忙于耕作,水面拍打田地,表现了勤劳与生机。
  5. 败壁丹青悲落日:破败的墙面上仍有昔日的绘画,伴随落日,令人感到惆怅。
  6. 荒庭绅笏想流年:荒凉的庭院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荣光与时间的流逝。
  7. 桐乡不废春秋祀:桐乡的祭祀活动始终未曾废止,展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8. 箫鼓鸡豚久更虔:祭祀声乐与鸡鸣、猪叫交替,表现了人们对先贤的虔诚与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败壁丹青”来比喻历史的遗存与沧桑。
  • 对仗:如“箫鼓鸡豚”,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自然景象如“苹风引钓鱼”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永恒,代表着历史的厚重。
  • 平湖:象征宁静与和谐,反映自然的美好。
  • 苹风:象征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体现生活的闲适。
  • 败壁:象征历史的沧桑与遗憾,反映时间的无情。
  • 绅笏:象征地位与荣耀,表现对先贤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谷雨”是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夏至
    • C. 秋分
    • D. 谷雨
      答案:D
  2. “败壁丹青”所传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骄傲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桐乡不废春秋祀”,主要表现了对什么的重视?

    • A. 自然环境
    • B. 历史人物
    • C. 文化传统
    • D. 农耕活动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弥逊更强调历史的传承与人文的厚重,而王维则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弥逊诗集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岭三章 其三 梅岭三章 其二 梅岭三章 其一 赠同志 梅岭三章 青松 别占城 秋日 声声慢 荅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婪无厌 隹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包含逵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包含缃的词语有哪些 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骐骥过隙 一字不易 刑种 俨重 出头鸟 域域 若有若无 隶字旁的字 包含状的词语有哪些 有机硅聚合物 素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