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4:52
山绕平湖绿四边,两翁遗泽到今传。
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
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
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
山环绕着平湖,四周都是绿色的景致;
两位老人的美德传承至今。
微风吹动着水面,钓鱼的人随船而行;
谷雨时节催促着农人,水面拍打着田地。
破败的墙壁上还有残留的丹青,令人感伤落日西沉;
荒凉的庭院中,我不禁想起了流逝的岁月。
桐乡的祭祀从未间断,箫声、鼓声与鸡鸣、猪叫交替着,依旧虔诚。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君度,号天雨,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风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游览刘鞠祠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传承,故而写下此诗以寄托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
李弥逊在《和陈颖仲题刘鞠祠》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山绕平湖绿四边”,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为整个诗歌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诗人提到“两翁遗泽”,以此引入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暗示这两位老人是值得后人铭记的智者或德者。
在描写农耕的场景时,诗人用“谷雨催耕水拍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紧迫感与生命的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败壁丹青悲落日,荒庭绅笏想流年”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破败的墙壁与残留的绘画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常,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已不再。
最后两句“桐乡不废春秋祀,箫鼓鸡豚久更虔”将诗意推向高潮,强调了对先贤的崇敬与祭祀活动的延续,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坚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谷雨”是哪个节气?
“败壁丹青”所传达的情感主要是:
诗中提到的“桐乡不废春秋祀”,主要表现了对什么的重视?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