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池二首》

时间: 2025-05-01 02:01:49

诗句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1:49

原文展示

秋池二首
作者:白居易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前池的秋天刚刚开始,花草已经遭受摧残。
还没到黄昏,木槿花就先萎谢了;
还未到霜降,荷花就已经败落。
我默默地有所感触,可以从中得到教训。
本来就不应该种松竹,早凋谢有什么好怪的呢?

第二首:
凿了池塘储存秋水,池中有浮萍与芰荷。
天旱时水位下降,池塘一片空旷。
有些东西就像漂浮不定的水面,依附于权贵之上。
一旦恩宠与地位转移,便会相互衰败憔悴。

注释

  • 卉物:指花草植物。
  • 槿:木槿花。
  • :指霜降,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寒冷。
  • 松筠:松和竹,这里指坚韧的植物,诗人自谦不应种植。
  • 蘋与芰:浮萍和芡实,水生植物,象征脆弱。
  • 恩势:指权势和恩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他的诗风平易近人,语言简练,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秋池二首》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权势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衰的惋惜。此时白居易已历经官场风波,对权贵的虚无感愈加深刻,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深思与对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秋池二首》通过描绘秋池的景象,传达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悟。诗的开篇即以“前池秋始半”引入,运用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接着通过木槿与荷花的凋零,表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诗人以“默然有所感”自问自答,表现出一种哲思,似乎在教导自己:人生本就如此,早凋也无可厚非。

后半部分通过池塘的描写,展现出因天旱水位下降而显得荒凉的景象,象征着权势的移转和人情的冷暖。诗中“附离权与贵”一句,直指人情世故,表达了对权势浮沉的深刻看法。整首诗通过秋池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感悟,情感深沉而细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坏。
    描述秋天刚开始,池塘中的植物已经遭到摧残,传达出秋天的萧条。

  2. 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败。
    木槿花在黄昏前就已萎谢,荷花在霜降前已然败落,象征生命的脆弱。

  3. 默然有所感,可以从兹诫。
    诗人沉默思考,意识到自然的变化给自己的启示,能够用此来警诫自己。

  4. 本不种松筠,早凋何足怪。
    自谦之语,表达对种植松竹的反思,早凋的现象并不奇怪。

  5.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描述池塘中储存着秋水,浮萍与芡实漂浮其上,营造出静谧的意境。

  6.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天气干旱,水位下降,池塘显得荒凉,传达出一种失落感。

  7.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比喻那些漂浮不定的人,依附于权势与富贵,揭示人事的无常。

  8.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一旦权势发生变化,曾经的恩宠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导致衰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漂浮不定的人比作池塘中的浮萍,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池的景象为背景,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反思权势与人情的短暂与变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池:象征着凋零与衰败,代表生命的脆弱。
  • 槿花与荷花:象征青春与美好,因季节而凋零,反映时光的流逝。
  • 浮萍与芡荷:代表着依附与脆弱,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池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槿花”意指什么?
    A. 一种草药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果实

  3. 诗中提到的“恩势”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权势和恩宠
    C. 个人品质
    D. 生活环境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秋池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前者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衰败,后者则关注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与张折冲游耆闍寺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晚春卧病寄张八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庭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公 虎字头的字 厄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六出纷飞 包含署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雠的词语有哪些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瓜字旁的字 解渴 迥然不群 襧功 山谷之士 讨逆除暴 郡县 稠人广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