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3:47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回思三五年前事,箫剑飘零。词赋纵横。博得人间薄倖名。而今已醒江湖梦,酒怕微酲。歌也愁听。一卷心经忏此生。
回想起三五年前的事情,笛声和剑舞在空中飘零。那时的词赋纵横交错,博得了世人薄情的名声。如今我已从江湖梦中醒来,饮酒时怕微醉,听歌时也感到忧愁。唯有一卷心经,忏悔我这一生。
作者介绍:
潘飞声(约1641-1714),字尚志,号澄虚,清代诗人,以抒情诗和咏史诗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动荡,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冲突的时期,诗人通过回顾往昔,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采桑子·再寄一首》是潘飞声对往昔岁月的深刻反思,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破灭的惋惜。开篇回忆三五年前的情景,诗人用“箫剑飘零”描绘出一种飘忽不定的美好,但随即转向“薄倖名”,表明这一切都已成为空幻,难以再现。这种对往昔的追忆,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而“而今已醒江湖梦,酒怕微酲”则显示出诗人对曾经追求的江湖生活的清醒与反思,酒与歌的意象交织,体现出一种对过往生活的不甘与无奈。最后一句“一卷心经忏此生”,转而用佛教经典的智慧来进行自我忏悔,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在抒情与哲理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邃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充分体现了清代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艺术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总体上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惋惜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倖名”指的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来忏悔自己的一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