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2:22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石梁人不到,独往更迢迢。
乞食山家少,寻钟野寺遥。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微上人前往东南游历的情景。他独自走在石梁之上,路途遥远,几乎没有人同行。他乞讨食物的山家很少,而他寻找的寺庙则在远处。松林的门口风景宜人,扫起了松叶,但瀑布的雪却难以化去。在秋夜里,他听到了清脆的梵音,那余音似乎与海潮相伴而来。
“乞食山家少”反映了隐士生活的艰辛,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盛行,许多文人隐士向往山林生活,追求精神的超脱与宁静。
作者介绍:皇甫曾,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隐士追求自然、追求精神世界的时期。皇甫曾以此诗送别好友少微上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少微上人独自旅行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开头的“石梁人不到”,让人感受到孤独与遥远,似乎在暗示人生旅途的孤独和不易。接着“乞食山家少”,突出了隐者生活的简朴与艰难,展现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松林的风轻轻扫过,给人以清新之感,而瀑布的雪却难以融化,仿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法则。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加了读者的思考。
最后的“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清脆的梵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海潮的声音,似乎在召唤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石梁人不到,独往更迢迢:
乞食山家少,寻钟野寺遥: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体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唐代文人对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家”指的是:
A. 在山中隐居的家庭
B. 城市中的人家
C. 农田旁的房子
D. 海边的住所
“秋夜闻清梵”中的“梵”指的是:
A. 佛教音乐
B. 清晨的阳光
C. 风的声音
D. 山间的流水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的是: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隐士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