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9:46
送李中丞归本道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
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
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
酬恩看玉剑,何处有烟尘。
上将军已经返回了专席,双重旌旗再次驶向秦地。
关山河流通往三晋之地,宾客和随从来自五原之地。
孤独的哨戍与云层相连,平坦的沙地上春雪如织。
为了报答恩情,欣赏着这把美玉制成的宝剑,
不知何处还有烟尘升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边塞诗,擅长描绘边疆风光与将士情怀。其诗风格奔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边疆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古代战争与和平交替之际,李中丞可能是诗人熟识的将领,归本道途艰难,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边疆局势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将领归来的情形,展现了诗人对战友的深情厚谊。首句“上将还专席”便直接点明了归来的主题,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接着,通过“双旌复出秦”引入出征的场景,表明将领的荣耀与责任。
中间几句则以“关河三晋路”描绘了边疆的辽阔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边疆的关心。尤其是“宾从五原人”,描绘出战后重聚的温馨场面,突显了友情和团结的重要性。
结尾两句“酬恩看玉剑,何处有烟尘”则带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归来的将领的祝福,表现了对友情、忠诚和和平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边疆将士的尊重与关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上将还专席”指的是哪个角色的回归?
A. 宾客
B. 将军
C. 文人
D. 农民
“关河三晋路”中“三晋”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山西
B. 河南
C. 陕西
D. 河北
诗的最后一句“何处有烟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欢乐
B. 忧虑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