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2:56
原文展示:
江村杂兴 杨基 〔明代〕
春墅一鸠啼,桥危懒过溪。 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 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 欲知幽隐处,风雨白门西。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村舍旁一只斑鸠在啼叫,桥因危险而懒得过溪。 小径旁的苔藓爬满了墙壁,野菜生长得没有分界。 倚着手杖,因为花太密而有些妨碍,看山时竹子低矮挡住了视线。 想要知道幽静隐秘的地方,那是在风雨交加的白门西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326-1378),字孟载,号眉庵,明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江村杂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日江村的宁静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欣赏自然,表达个人情感。杨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江村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诗中“春墅一鸠啼”开篇即点明了时节与环境,斑鸠的啼叫增添了春日的生机。“桥危懒过溪”则通过桥的危险性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留恋。后两句“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进一步以苔藓和野菜的自然生长,展现了田园的无拘无束。最后两句“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则通过诗人自身的动作,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色的亲近与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江村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桥危懒过溪”中的“懒”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田园的无拘无束 B. 城市的繁华 C. 战争的残酷 D. 宫廷的奢华 答案:A
诗中“欲知幽隐处,风雨白门西”中的“白门”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