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2:23
诗词名称: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作者: 皎然 〔唐代〕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
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
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
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
澄澈湘水碧,泬寥楚山青。
时人格不同,至今罕知名。
昔贤敦师友,此道君独行。
既得庐霍趣,乃高雷远情。
别时春风多,扫尽雪山雪。
为君中夜起,孤坐石上月。
悠然遗尘想,邈矣达性说。
故人不在兹,幽桂惜未结。
青云是何等的滋润与宽厚,下面却有隐居的贤人。
小路深入菱湖,足迹与黄鹤相近。
野外的风吹拂着白芷,山间的月光摇曳着清脆的琴声。
诗祖吴叔庠,给予你名声却不尽其言。
身处青山秀美之地,文风中多有郢声之韵。
湘水澄澈碧绿,楚山则显得辽阔而青翠。
时人各有不同,如今鲜有人知你名。
昔日贤人重视师友,而你却独自修行。
一旦获得庐霍的趣味,便有了高远的情怀。
离别时春风正浓,扫尽了雪山的积雪。
为你在中夜时分起身,独坐石上赏月。
悠然间遗忘了尘世的想法,渺远地达到了性理的境界。
故人不在此地,幽桂可惜未曾结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770年,字惟明,号皎然。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是皎然寄赠给隐居在东溪的吴处士,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以“青云”引入,形象地展示了隐士的高洁和理想境界,接着通过对“菱湖”“黄鹤”等意象的描绘,突显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诗中提到的“诗祖吴叔庠”,不仅是对吴处士的赞誉,也反映了诗人在文坛的追求与努力。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孤高而不乏温情的内心状态。最后几句,诗人以“孤坐石上月”描绘了一个孤独却宁静的夜晚,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和情感的交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青云、黄鹤)、拟人(山月摇动)、对仗(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展示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云”象征什么?
“为君中夜起”中的“中夜”指的是?
诗人对吴处士的评价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