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8:56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
作者: 徐渭 〔明代〕
朝阳道观一何县,
滴水孤厓百丈边。
馀气出关雄大漠,
长风吹壁立青天。
窗扉近在栖雕处,
阁道都拦坐客前。
不信夜来高顶望,
定应笙鹤下飞仙。
这首诗描绘了朝阳观的壮丽景色,位于何县,滴水孤厓矗立在百丈的悬崖边上。余气从关口飘出,显得雄伟无比,长风吹拂着高耸的山壁,直入青天。窗扉就近栖息着雕鸟,阁道把来访的客人挡在前面。如果你不相信,夜里在高处仰望,应该能见到笙鹤飞下,化作仙人。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衫,晚号漁洋,明末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风独特,常用豪放的笔调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且富有个性。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自由、超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道教文化的崇敬。
这首《小集滴水厓朝阳观》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徐渭对帝王将相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道教高洁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朝阳道观一何县”引入,立刻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场景,给人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接着“滴水孤厓百丈边”,描绘了悬崖的峻峭,水滴从高处滑落,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之美的画面。徐渭在此用“雄大漠”与“长风吹壁”两个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浩瀚,营造出一种激昂的气氛。
诗的后半部分展现了诗人对于幽静之地的思考。“窗扉近在栖雕处”,表现出鸟儿栖息的生动场景,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观察。而“阁道都拦坐客前”,则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排斥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渴望,仿佛在召唤仙鹤降临,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构建与情感表达,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反映了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朝阳道观”位于哪个地方?
A. 何县
B. 明代
C. 青天
D. 大漠
“长风吹壁”中的“长风”指的是什么?
A. 人情
B. 自然现象
C. 经济
D. 文化
诗中提到的“笙鹤”象征着什么?
A. 珍贵的鸟
B. 仙人
C. 风
D. 大漠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读者能够更深入地领会徐渭的诗歌艺术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