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3
飘砧飞柝戍营秋,坐里閒听说潞州。
孤镜满城池水洗,明河千尺傍人流。
笑论昨夕能漂瓦,醉唤红裙缓下楼。
自古阴晴谁料得,莫辞连夜典鹴裘。
在戍楼的秋夜里,听到锤声和鼓声飘荡,坐在这里悠闲地聊起潞州的事。
孤独的明镜映照着满城的池水,长长的明河在旁流淌。
我们笑谈昨夜能漂浮的瓦片,醉酒中呼唤红裙慢慢下楼。
自古以来,阴晴变化谁能预料,别拒绝连夜借来鹴裘。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和戏剧家。他的诗风奔放,充满个性,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本诗创作于明代,诗人当时身处戍楼,观察秋夜的宁静,表达了对潞州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幽默的对话,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秋日的气息与人情的温暖,通过对戍楼的描绘,徐渭展现了秋夜的平静与思索。开篇的“飘砧飞柝”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戍楼的氛围,而“坐里閒听说潞州”则带出一种闲适的心境,表现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描写中,孤镜和明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如梦似幻的画面感,水面如镜的意象不仅反映了外界的宁静,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平和。通过“笑论昨夕能漂瓦”的轻松对话,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幽默态度,而“醉唤红裙缓下楼”则引发了对青春与美好的回忆。最后的“自古阴晴谁料得,莫辞连夜典鹴裘”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悟,也流露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戍楼秋夜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潞州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幽默与乐观态度。
诗中提到的“潞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孤镜满城池水洗”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自古阴晴谁料得”表达了对生活的什么看法?